真正的西夏神臂弓,它的弩身的制作复杂,已经达到了神秘的状态。而且弩身的制作材料还绝对要求原产地:主要材料,是西夏所产的一种韧劲十足的木材;关键配件,要用西夏所产的,一种成年公牦牛的巨角。这种牦牛牛角很长,颜色黄黑相间,还自带花纹。制作步骤同样神秘。今天,我们只知道要先将牛角切成长长的薄片,然后,再根据弓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长度,再用特殊熬制的胶,将薄片逐一粘起来。这才是西夏神臂弓的灵魂所在,因为在没有碳纤维和纳米材料的古代,唯有这两各材料组合在一起,才能让人把一支又一支锋利的利箭,在三百多步之外,准确地射入敌人的胸膛。
西夏一朝,神臂弓的制作都被列为国家机密。西夏国地狭人少,在宋、辽的合围之中,即使全民皆兵,也依然是危机重重。有了神臂弓,这个难题就好解决多了。在敌人的弓箭射程之上,西夏军却可以准确地射中对面的敌人。能让西夏能存活近二百年,神臂弓当仁不让,功不可没。
就没有人想克隆西夏神臂弓吗?当然有,堂堂大宋朝就曾花高价买来走私的西夏神臂弓。可弓倒是好弓,就是不会造,用一把,少一把。一直到清朝,人们始终以国家的形式,试图复制出西夏神臂弓。可是,西夏神臂弓的制作技术相当复杂,而且西夏人还代代口口相传,绝对不留图纸或安装手册。这也好办,史上有记载,元朝曾经得到两名西夏的专业制弩匠,而且还是一对父子,绝对正宗。可皇帝老儿根本就没高兴起来,因为,制作神臂弩的材料比技术更加难以得到,必须要西夏地区生产的。还有更要命的,造弩的重要材料牦牛角,而成年的公牛头上的牛角,才是制造神臂弓的绝佳好料,因为连年的战争,成年公牦牛,竟被屠杀殆尽,而剩下的小牦牛的牛角质量和普通的黄牛和水牛也差不多,没有了一流的牦牛角,神臂弓也就无从谈起了。
西夏神臂弓的最后结局是:《宋史·兵志》上有神臂弓的记载,但仅是描述,连个正式的样图都没有。《永乐大典》上记有神臂弓的机关图样,可惜这部典籍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神臂弓自此彻底失传。
用武侠小说的笔法给西夏神臂弓做个总结:咚个咚,从此,世间再无西夏神臂弓。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