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世界杯进球榜> 急救必备!心肺复苏(CPR)最新操作标准与常见误区

急救必备!心肺复苏(CPR)最新操作标准与常见误区

2025-09-18 03:47:17

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当心脏停止跳动后,最好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8分钟内由医护人员继续更高级的专业抢救,这样病人从死亡边缘脱离的机会更大,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应该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时,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指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供应氧气到患者的心脏和大脑。CPR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使用,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直到专业医疗服务到达。

手把手教学时间来喽!

心肺复苏的步骤

1. 按压优先,快速启动

- 黄金时间:心脏骤停4分钟内开始CPR,存活率提高2-3倍。

- 按压深度与频率:5-6厘米(避免超过6cm导致损伤),速率100-120次/分钟,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 按压中断<10秒:除电击、换人操作外,尽量减少中断。

2. 人工呼吸:质>量

-按压-通气比:未建立高级气道时保持30:2(单人/双人操作一致)。

-通气要点:每次吹气1秒,可见胸廓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减少胃胀气与反流风险)。

3. AED使用:早用、快用

- 发现无脉室颤/室速,立即除颤,首次双相波能量建议120-200J(遵循设备提示)。

- 除颤后立即恢复按压,无需等待心律判断。

操作中的6大常见误区

1. 误区①:“先找脉搏再呼救”

- 正确做法:发现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呼救/按急救铃),同时开始按压。

2. 误区②:按压时手臂弯曲或倚靠患者胸壁

- 正确姿势:双肘伸直,肩-肘-腕成直线,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掌根始终贴合胸骨。

3. 误区③:通气时间过长或过度用力

- 风险: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影响通气效率。

4. 误区④:忽略团队分工与角色切换

- 建议:每2分钟轮换按压者(避免疲劳影响质量),专人记录用药与时间节点。

5. 误区⑤:忽视非休克性心律的处理

- 重点:针对无脉电活动(PEA)或心脏停搏,持续高质量CPR优于反复除颤。

6. 误区⑥:复苏后过早停止监护

-提醒:ROSC(自主循环恢复)后仍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再灌注损伤。

心肺复苏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由突发的严重心电紊乱导致的心搏骤停(如无脉室速或室颤等)是实施心肺复苏的最佳适应证。

2、禁忌症(相对)

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有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以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比如晚期癌症患者。

3、心脏骤停的类型

①心搏停止(AS)或称心室停顿:心脏大多数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无任何动作,ECG呈一直线;

②心室纤颤(VF):心室呈不规则蠕动。凡张力弱,蠕动幅度小者为“细纤颤”;张力强,幅度大者为“粗纤颤”。前者ECG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小波,后者波幅较大。

③心电机械分离(简称EMD):ECG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而心脏并无有效的搏血功能。

转载:宿警康行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年颞部玻尿酸填充效果持久性分析及维持时长探讨

换个苹果6s屏幕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