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不仅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共分为5个篇章,一共24个小故事,让我感悟,让我学习!
有一个问题总是困扰着作为年轻老师的我,在学校孩子们因为害怕老师,总是不敢或者没有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怎么更好的与孩子们沟通呢?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高雄市高雄女中教师邹玫的故事告诉了我,要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就得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纸片传情”就是她与孩子们的沟通途径,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她这样总结她的教育生涯,尽管每位学生在上课中受用的部分不尽相同,但我们还是会发现教育的奇妙在于撒下好种子,它总会在学生心中悄悄成长。因为她相信希望可以成为孩子心中的光亮。
书中第一篇章这样写道,一位“Super”的导师就像一位顶尖的指挥家,他总是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与专长,然后把他放在最佳的位置,赋予他最合适演奏的乐器。而且他与孩子的默契绝佳,常常只要一个眼神或手势,就能带领孩子演奏出一首首或优美或激昂的成长乐章,即使多年以后,孩子仍觉余音绕梁,不曾散去。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就像他们的指挥家,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给每个孩子以最大的发挥。合理的沟通方式,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回到我的校园,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时,一个男孩子被同学告状,说他在下楼做操时,用电话手表打电话。为了了解打电话的原因,我走过去询问孩子,谁知问题刚一问完,孩子的眼泪就哗啦啦地流了下来,哭泣着对我说:“我想妈妈了”。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用什么话语让他止住眼泪,此时我只能安慰他说:“妈妈不是不要你,她出差就快回来了。”
做完操,回到教室,我继续《母亲的恩情》课文第二课时的讲解,课文结束后,我让孩子说一说想对妈妈说的话。看到这个男孩积极地举起小手,我心想:让他起来说一说心里话,说不定能舒缓一下他的情绪。谁知他刚一说出感谢的话,再一次哇哇大哭起来。全班的孩子一下子都被他哭泣的举动震惊了,“他怎么了?为什么哭泣……”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我不禁在思考着,母爱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
课后,为了让孩子们表达对妈妈的感谢,我让孩子回家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卡片”,送给辛苦操劳的妈妈。原本以为孩子们只会简单的表达对妈妈的爱。没想到,第二天,我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与感动。在孩子稚嫩的笔下,他们用手中五颜六色的画笔,自己喜爱的剪纸画,结合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出了一张张漂亮,令人感动的“感谢妈妈的卡片”。“亲爱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爱您的人,将来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考上重点大学,来报答您对我的恩情。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天天上班,给我交学费,等我长大了,我要好好读书报答您……”孩子们感谢妈妈稚嫩的话语,让我感动,给我惊喜。一次孩子想念妈妈哭泣的故事,一次孩子发自内心感谢妈妈的制作贺卡活动。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看到了母爱在小小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爱,一直在孩子的身边!二年级孩子们,一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们,原来在他们童真、童趣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爱。有时候我们总会以为他们不懂爱与感谢。但其实爱,身边的爱是不需要教的,只需要引导他们去感受,去发现。当我再次回想,这个男孩子哭泣的原因,也许是在学习语文课《母亲的恩情》时,孟郊母亲对他的爱,让他突然想起了出差在外的妈妈,孩子们看到了因为想念妈妈而哭泣的男孩,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这一切的爱与感动就这样潜移默化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生长,就如孟郊《游子吟》中写道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爱,就在孩子们身边,并一直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急躁、冲动总是徘徊在我的身边,孩子每做一件事情,我总会这样想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什么?有什么目的?有时候甚至会把孩子想得不简单。高雄市前金幼稚园教师黄明玉的故事,让我的一颗浮躁的心得到了平缓。她用她的善良,帮助了一个个“爱障儿”融入到了班级生活中,也让班级的孩子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并且容纳了一个个爱障儿的学习梦。在她的教育理念中她始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的种子,这颗善的种子随时随地愿意发光发热,但有赖您的灌溉与施肥,只要用心呵护,相信定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美的果实。
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有快慢之分,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要有着静待含苞待放的心态,因为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秘密花园,有的花园百花争妍,生机无限;有的花园荒烟蔓草,等待奇迹出现。开启孩子那扇厚重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值得我们做教育的每个人思考与行动。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有着怎样的影响,高雄市大仁国中的教师林芬菲老师这样说,一本绘本《巫婆与黑猫》,让一位严重情绪障碍孩子的家长明白打骂的管教模式只会让孩子的行为越来越糟糕,通过家长自己学习与参加家长团体,了解孩子的特性,她慢慢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孩子成长教育的方式,让做字卡、鼓励、定契约替代传统的打骂教育,孩子的改变让他们明白亲职教育的启示“父母要想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自己。”
老师是每个孩子的另一个父母,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另一个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师互相合作,才能使孩子的生命更完整。在孩子每一次的生命挑战中,彼此携手搭建起稳固的桥梁,协助孩子穿越崇山峻岭、深谷低壑,然后坐看白云悠悠,相视而笑。
美丽的校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家,更是家长们的家,校园的阳明文化需要每一个东山人的了解。2017年4月22日,伴着清晨的阳光,我和孩子、家长们一起走进修文阳明园,开启了“访心学圣地•晓阳明心学”为主题的少先队阳明文化寻访活动。大家在“心学圣地•王学之源”阳明文化园接受了阳明文化的洗礼,了解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牌坊、正心池、亲民台、阳明洞遗址、龙岗书院······每走到一个地方,孩子们都认真地做着笔记,在一边认真参观,一边与学校的阳明文化相结合中,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理解。什么是“致良知?”孝顺父母就是致良知。“回到家,我要给辛苦劳累了一天的爸爸,送上一杯热茶。”“我要给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捶捶背。”孩子们用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理解,说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话语,家长在聆听中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
寻访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走出封闭的室内环境,远离城市的烦躁,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同寻找春的气息,一起探索果树植物的世界。在学习与欣赏中,还一起做着亲子游戏,让大家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感恩情绪得到了提升,为学校与家庭的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喜欢高雄市高雄女中教师蔡静谊说的,当重新思索好老师的定义时,我的想法和以前有些不一样。现在的我开始觉得,温暖、平和的心是最重要的起始点,温暖是源源不绝的爱心及耐心。
喜欢封底那段温暖了我的内心的文字:在这个家长与老师彼此充满不信任的年代,这些可爱又可贵的老师们,用一篇篇故事搭起彩虹般美丽的桥梁,带领大家认识教育的美好,让一颗颗温柔的种子在心中萌芽!
故事还在继续,人生还在书写,让我们打开书本,用故事感悟我们的教育历程,说不定你就是其中的一位“Super”老师,更有可能,你现在就在书写着你的“Super”教育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