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招信号:消瘦、呕吐、腹泻、便血、咳嗽、腹部肿胀。
防虫作战指南|从源头掐灭寄生虫
定期驱虫:
外驱:每月1次(福来恩、大宠爱)。
内驱:幼猫每月1次,成猫每3个月1次(海乐妙、拜耳)。
环境消杀:
吸尘器清理死角,每周用宠物消毒液拖地。
猫窝暴晒,毛毯用60℃以上热水清洗。
饮食管理:
不喂生肉,冷冻48小时后再煮熟。
收好垃圾袋,防止猫翻食污染食物。
隔离观察:
新猫到家先驱虫,隔离1周再混养。
外出回家擦脚,避免带入虫卵。
紧急处理|发现寄生虫怎么办?
体外虫:
跳蚤/蜱虫:用镊子垂直拔出,酒精消毒伤口。
耳螨:洗耳液+耳肤灵,连续用药21天。
体内虫:
便便送检,按兽医指导用驱虫药(勿乱喂人用药!)。
球虫/弓形虫需专用药(如百球清、磺胺类)。
紧急就医信号
⚠️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送医:
连续呕吐/腹泻超过24小时,伴随脱水(牙龈发黏)
皮肤大面积脱毛、结痂或出现血痂
突然消瘦、牙龈苍白(贫血危象)
行为异常(抽搐、共济失调,疑似弓形虫感染)
数据警示:
上海某宠物医院统计,夏季寄生虫感染率较冬季高3倍;台湾流浪猫中,82.1%携带至少1种体外寄生虫。
终极建议:
寄生虫防控=定期驱虫+环境管理+科学喂养,别让毛孩子成为虫子的“移动宿主”!选择驱虫药时,优先含非泼罗尼+甲氧普烯的复方成分,对跳蚤卵、幼虫均有杀灭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