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葡萄牙世界杯冠军> 了不起的甲骨文:字中日月有乾坤

了不起的甲骨文:字中日月有乾坤

2025-08-11 07:23:47

了不起的甲骨文:字中日月有乾坤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著名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经过40余年的深入研究,从甲骨文中解读出中国古代神话的奥秘。

著名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 受访者供图

日月神话与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日”和“月”二字,通常被认为是最早被解释和释意最明确的汉字。《说文解字》解释道:“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许慎的解释进行了生动的注解和补充。现代文字学家刘赜则进一步指出:“日,实也。与下文月阙相对为文。并以音训其形一为满实,一为亏缺也。”“日光盛而视物近,月光弱而视物远,日生热而月无之,亦似一近一远。又引申自晨至夕为一日,自朔至晦为一月——亦觉日近而月远。”他认为日有近意,月有远意。

然而,在孟宪明看来,对于日、月二字的研究远未到此为止。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先人造字时除了依形画字的因素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依据,那就是当时人们的文化心理、思想意识和观念等。

孟宪明解释说,远在文字产生之前,先民就已经对山川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有了认识和解释。那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对这些自然现象多采用神话解释,即将它们人格化。日、月,这两个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是先民“神话”最早、最多、最丰富的对象。

汉代王充《论衡·说日》记载:“日中有三足乌。”汉代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则描述得更为生动:“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记载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连举了11个证据,说明《天问》中的“顾菟”就是蟾蜍。这些神话传说表明,远在没有文字之前,关于“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蟾蜍”的传说就已经很成熟了。

孟宪明指出,《说文解字》等书在解释“日”中那一横或一点时所说,“太阳之精不亏”“象满实与黑影之形”。而在解释“月”中那一竖或一点时,则说“月,阙也”。为什么日中那一点表示“满实”,而月中那一点就表示“亏阙”呢?

孟宪明表示,当我们结合现存的有关资料进行深一层思考时,上述疑问就豁然开朗了:原来那一横或一点或一竖,不仅是“象其形”,而且表达了先民对日、月二物的认识。也就是说,先民在造字之初,不管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都已经把他们对于日、月的思考和认识注入这一造字过程和造字对象之中了。日是“象中有乌”,月是“象中有蜍”。日、月是“象中有神话”。汉字发生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汉字是造字法和表辞法统一的产物,它包括造字心理和社会检验心理的全部心理流程。想必在古代,人们看到既像画又像字的“日”“月”时,立即就会明白其中的蕴意。后来,字的符号意义加强了,象形的“形”和蕴含的意(神话)渐渐被掩埋掉了。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帛画中的三足乌画像石、嫦娥奔月图等都是日月神话的确切证明。因此,古人所造日、月二字,委实赋予了它们更深刻的内涵,“象形”的解释只是解释了二字的形,而没有涉及它们自身的深刻含义。只有当我们把形和意都释到了、释通了、释透了,文字本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全面体现。

“巳”字与蛇的渊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时,特别标注出了甲骨文“巳”的写法。那么,“巳”和“蛇”有怎样的关系?在甲骨文中,“巳”是蛇的意思吗?

商周时期,“巳”有两种形状,一与“子”同,像婴儿形,甲骨文、金文用以表示地支“巳”;另一为《说文解字》小篆所本,许慎以为像“子未成形”,其在甲骨文、金文用为“祀”字。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字源(上)》指明,“它”是“蛇”的初文,是个象形字,像蛇之形。甲骨文蛇形有单画双钩之别。双钩写法即为“它”的初文。“它”字经过历代不断发展,线条逐渐平直化,像蛇头的部分逐渐演变成“宀”形,像蛇身和蛇尾的部分逐渐演变成“匕”形。由于“它”在古籍中常被借用,秦汉时期又产生了一个后期本字,即在“它”的基础上增加“虫”旁,形成“蛇”字。

蛇这么一个令人觉得害怕的动物,为什么会成为十二生肖当中的一员呢?

上古时期,先民的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像蛇这样一种在地上爬行的动物,人类无法躲避它的危害。所以他们把蛇看作一种神灵的动物,甚至把蛇作为图腾来进行崇拜。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这说明蛇不仅是让人们害怕的动物,也是人们觉得有灵性的动物,所以蛇能够进入十二生肖也就不会奇怪了。

甲骨文中的“教”字

甲骨文“教”字从攴(pū)、从爻、从子。“攴”像手持教鞭训教之形,爻是声符(或以为是学习的内容,像算筹之形),子是教育的对象。本义是教育。字形有时会省略“子”这一部件。卜辞中用作人名和地名。

甲骨文“教”字

文物小档案:玉鹅

玉鹅通高5.57厘米,颈部弯曲,突胸,两脚直立,尾部内圈。器身一侧饰双阴线卷云纹,一侧素面。此器可能尚未完工即随葬。

玉鹅文物图片

实况足球2019

草蜢成员蔡一杰否认是同性恋 伍咏薇吃醋袁咏仪早已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