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随着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
蚊虫活动进入了高峰期
广东省内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
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
夏季防蚊 刻不容缓
快来了解这些“小刺客”的一生
做到科学防蚊,远离蚊媒疾病!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
蚊子的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虫。蚊卵在夏天通常经1~2天孵出幼虫。蚊子的幼虫(孑孓)经约5~7天发育,蜕皮4次变为蛹。蚊蛹的抵抗力较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就能发育羽化为成蚊。在适宜条件下,自卵发育到成蚊所需时间约9~15天。
雌蚊叮咬后隔多久再次吸血?
吸饱血的雌蚊一般需要几天时间完全消化血液,满足发育产卵的需要后,会寻找机会再次吸血。但有的蚊子如白纹伊蚊比较凶猛,雌蚊吸血时受到干扰会飞离,更换宿主再次吸血,并且吸完血后在消化的过程中,还可以边消化边叮咬边吸血,有多重吸血习性,增加了传播疾病的机会。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
一般来讲雌蚊一生可产卵6~8次,每次200~300粒。雄蚊的寿命一般为14~24天,雌蚊寿命一般为37~74天。
蚊子可以飞多高?
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够飞行的垂直高度大约在10来米。蚊子属于近地生物,主要在6层楼以下的区域内活动,特别是3层楼以下,蚊子出现得最多。 还有其他因素会引来“天外飞仙”。比如遇到顺风,蚊子会像坐了直升机一样,一直到达100多米的高度。此外蚊子也可以随着电梯、楼梯等飞上高层。因此,即使住在二三十楼,仍然可能发现蚊子。
蚊子可以飞多远?
在有食物的情况下蚊子都不怎么飞的很远,主要在食物附近活动。以伊蚊为例,它们的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100米。也不排除一些“聪明”的蚊子会搭乘交通工具或者附着在一些花草器物上面,那么随着移动,或者顺风,它们可能会到距离上个栖息地很远的地方去“旅游”。
哪些因素会影响蚊子的产卵量?
蚊子是离不开水的,没有水就没有蚊子。家中摆放的容器,其颜色和离地高度都会影响蚊子的产卵量。有研究表明,黑色容器的产卵量是白色容器的8倍;表面粗糙、较低位置的容器内产卵量较多。
蚊子在一天中什么时间活动最频繁?
不同蚊子“轮班”时间不同:
伊蚊喜欢在白天吸人和动物的血液,通常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后2-3小时是伊蚊的叮咬高峰,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伊蚊的幼虫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坛、罐、树洞、竹洞等小型清积水中。
库蚊喜欢在夜间咬人吸血,库蚊的幼虫主要孳生在下水道、污水沟、洼地积水等污水中。
中华按蚊喜欢在黎明时分攻击人类。幼虫主要孳生在稻田、荷塘、山溪等环境优雅的天然清水中;成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部分在居室、畜舍内越冬。
为什么冬天看不见蚊子?
蚊子对低温极为敏感,休眠是它们应对冬季的关键策略之一,在进入休眠状态之前,它们通常会寻找树洞、建筑物的褶缝、地下或其他避风处等隐蔽的地方躲起来。
蚊子会传播哪些疾病?
【伊蚊传播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1、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人而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临床以高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症状。
2、登革热: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通常起病突然,发热多持续2~7天,可伴有剧烈头痛、肌痛、关节痛、眶后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疹等。
3、黄热病: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临床症状以发烧、肌肉疼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常见。接种黄热病疫苗可预防。
4、寨卡病毒病:伊蚊传播,临床症状以急性起病的发热、皮疹、头痛等,对孕妇危害大,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库蚊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1、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由库蚊传播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夏秋季,主要由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目前可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或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
2、丝虫病:由丝虫引起,主要通过库蚊和按蚊传播。感染后,丝虫在人体淋巴系统内寄生,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象皮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乳糜尿、阴囊水肿等并发症。
【按蚊传播疟疾】
按蚊是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疟疾是一种经由按蚊叮咬导致疟原虫感染的疾病,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2019年,广东省通过消除疟疾的终审评估,但仍需要严防输入性病例。
温馨提示
预防的核心是防蚊灭蚊!
记得“居家清积水,外出防叮咬”
1、清除蚊虫孳生地
清除废旧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家庭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要每2~3天换一次水,清洗容器内壁和水生植物根部,房前屋后不常用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应清除积水、倒置或妥善遮盖存放,防止积水。
2、家庭防蚊灭蚊
完善防蚊设施,检查修缮纱窗、纱门,优先使用物理防治,如蚊帐、灭蚊灯、电蚊拍等方式;在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后,也可以使用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片、气雾罐等杀灭成蚊。
3、外出防蚊准备
户外活动尽量着浅色衣物,长衣长裤,可以使用一些驱蚊剂或使用含有效驱蚊成分的(如避蚊胺和驱蚊酯)花露水。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长时间停留。
无水则无蚊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台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邓嘉文
来源:科普中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央视财经、恩平发布
原标题:《这份蚊子全攻略让你“知己知彼”,科学防蚊!》
阅读原文